佳县有螅镇曹家沟、刘家山拓家硷、朱官寨镇刘家崖窑等3个深度贫困村。今天我们走访了其中一个贫困村的三户贫困家庭。通往村里的道路上黄沙飞扬,一些农户家门口的小道十分陡峭,交通条件相当恶劣。我们走访的这几户人家原本生活条件就只能维持温饱,出现重大疾病后,经济状况将一落千丈,导致家徒四壁。这也是现在贫困户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。村里其他农户生活条件也不算富裕,一旦家人患病,贫困后果可想而知。
考察学习扶贫模式
离开深度贫困村后,我们去了几个乡村考察学习旅游扶贫和红枣产业扶贫模式。
佳县木头峪开发了特色旅游扶贫模式,主要通过开发当地特有的民俗建筑、文化和地理风貌发展旅游产业,带动当地经济发展。
而木头峪王宁山村红枣产业链,也是当地扶贫模式的一大亮点。通过成立红枣专业合作社,当地政府鼓励村民酿制特色红枣酒、红枣醋,由合作社统一对外销售,让村民们从中获利。
我们参观了一家农户的小红枣酿酒坊。酿酒坊就建在农户自己家中的一间窑洞中。农户通过烧炕保持温度,让红枣在酒罐中充分发酵,成为香甜的红枣酒。院里另一间小屋子则摆放了政府补贴的蒸馏设备,户主可用它提纯酿出来的红枣酒,提高酒品品质。户主虽然是一对70来岁的老人,但是酿制起红枣酒来也是得心应手。这也充分说明了扶贫工作的开展需考虑村内劳动力、现有资源等多方面因素,因地制宜,才能找到适合自己村的脱贫出路。
考察脱贫村:高家塄村
高家塄村是2017年的脱贫村,村委会采取的多项脱贫举措令我印象深刻:一是详细的扶贫记录。村里为每一户贫困户建立了扶贫档案,以专门的文件册形式详细记录了该户的扶贫内容和农户发展情况等。农户本人可据此查询到扶贫状况,了解下一步工作举措,为农户提供了极大便利。
二是小康驿站。高家塄村有一支自己的志愿者队伍,同时也建立了志愿者积分制度,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。为提高村民工作积极性,村里建立了小康驿站,提供积分兑换服务。村民可利用自己的志愿服务几分,到小康驿站兑换所需日用品。
三是建设中的高家塄村写生基地。榆林地区枣树遍地,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高家塄村积极贯彻落实农村“三变”改革,建立写生基地,将山坡上的枣林变为旅游资源,推动村内经济的发展,于2017年顺利实现脱贫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