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州女子小朱怎么也想不明白,自己明明没有借款,怎么莫名其妙成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的被告呢?她来到广陵法院想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,结果发现,是前夫小张伪造了自己的签名。
工资卡被冻结
原来自己成为案件被告
2018年1月下旬,小朱迟迟未收到自己发工资的短信,明明同事们都收到了,为什么唯独自己没有收到呢?于是,她赶紧查自己的银行卡动态,这一查可不得了,她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广陵法院执行局冻结了。
小朱心中满是疑惑,她前往广陵法院,想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。结果令她大吃一惊,原来,她已经成为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被告,和她一起站上被告席的,还有前夫小张以及一家担保公司。
她工资卡被冻结是因为自己与前夫在2013年向某银行贷款30万元用于购车,可之后却未及时偿还贷款。于是,银行将其二人与担保公司一起告上了法庭。
可是,小朱并不记得自己曾经贷款过,更不记得曾在相关贷款合同以及抵押合同上签字。她不明白,怎么自己就莫名奇妙“被贷款”呢。
要求再审遭拒
查看证据发现笔迹不对
2016年10月,扬州某银行将小朱、小张以及某担保公司告上法庭,要求偿还本金、利息、滞纳金近20万元。开庭时,三被告均未到庭,两个月后,广陵区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决。当时,因为小朱搬离了原址,所以未收到相关出庭通知以及民事裁定书。
广陵法院一审查明,2012年12月,被告小张、小朱因购买汽车向某银行申请办理了信用卡专向分期付款业务,并与某银行分别签订了《扬州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专向分期付款合同》和《扬州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专向分期付款抵押合同》。合同约定小张、小朱向银行借款30万元,分期期数为36期,采用月均等额、取整入账、免息还款方式;借款人须在每期到期还款日前全数清偿所提额账户的当期所有欠款;小张、小朱以苏KXXX车辆提供抵押担保,并办理了抵押登记。某担保公司在其中为该车辆提供贷款担保。最终,法院判决三被告给付扬州某银行欠款本金、利息、费用以及律师费11万余元(当时需偿还的金额)。
小朱和前夫小张是在2017年离婚的,她不明白,自己为什么和前夫一起成了被告,遂要求广陵法院再审该案,但是因缺乏相关证据,这一要求被驳回。
无奈之下,小朱申请查看相关证据,在证据中,小朱发现,在《**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专向分期付款合同》和《**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专向分期付款抵押合同》这两项关键证据上,签名都非本人所签。
“原来是有人冒充了我的签名,可真是害苦了我了!”她向广陵区检察院申请监督,要求对该案再审。
进行笔迹鉴定
原来是前夫私自代签名
广陵区检察院民行部门在接到小朱的申请后,相关技术部门开始着手对两份证据上的签名进行笔迹鉴定。
为确保鉴定质量,鉴定人员与民行部门检察官先后去某银行、民政部门调取小朱本人签名的平时样本,尤其是重点收集了与检验材料同期的样本。经过细心比对与检验,鉴定人员认为检验材料签名笔迹与样本签名笔迹在书写熟练程度、单字运笔、笔顺等方面均有着本质的差异,遂出具鉴定意见,认定两份证据上的签名非小朱本人所写。
同时,鉴定人员还从提取的材料上发现,小张所写的“小朱”字样,经与两份证据上的“小朱”签名进行比对检验,存在高质量的特征符合。掌握了相关证据之后,检察官对小张进行了询问调查,他终于承认,两份证据上“小朱”的签名为其所写。
原来,2012年12月,小张想要买一辆新车,但遭到了小朱的反对,小朱觉得,两人已经有一辆车,并不需要购置新车。因为妻子不同意,小张便瞒着小朱,找某担保公司办理了现有车辆的抵押登记,并向某银行签订了分期付款合同。
向银行贷款必须要小张与小朱一起签字,由于当时办理相关业务的工作人员与小张熟识,所以,对小张为小朱代签姓名的行为并未指出不妥。
至此,案件终于真相大白。
再审做出宣判
撤销之前的民事判决
得知事情的始末之后,广陵检察院出具了《再审检察建议书》,表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,本案涉嫌虚假诉讼,小朱不应承担借款的连带责任。广陵法院遂裁定对本案进行再审。
近日,该案再审后做出宣判:撤销之前的民事判决;小张于判决生效10日后付给某银行信用卡欠款本金、利息、律师费等共计20余万元;准许该银行撤回之前对小朱的起诉。(文中人物均为化名)